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启蒙通释序 宋末元初 · 胡次焱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四、《梅岩文集》卷三
世之为图书说者何纷纷乎!
彼惟于十数中求所谓八卦者而见其夐不相干,于是创说以强通之,幸有一节偶合,矜以自喜,而于他节不合者辄变例易辞,牵挽傅会抑勒之,俯就其说,虽穿凿支离不恤也。
余尝以平易之说求之,窃谓图者奇耦数而已。
天一为奇,地二为耦,三五七九奇之积,四六八十耦之积。
故一二为奇耦之始,五六为奇耦之中,九十为奇耦之成。
一与二,三与四,以至九与十,奇偶之相得也;
一与六,二与七,以至五与十,奇偶之有合也。
天下之数不出乎奇偶两者。
圣人于极、仪、象、卦之理默会于心久矣,于是仰观俯察,近取远取,而有见于图之奇偶与吾心极、仪、象、卦之理犁然有合,遂则其天一画奇,是为阳仪,而阳卦奇出焉;
则其地二画偶,是为阴仪,而阴卦偶出焉。
斯两仪也。
于两仪上各加一奇一偶而为画者四,斯四象也。
又于四象上各加一奇一偶而为画者八,斯八卦也。
由是衍之为十六,为三十二,为六十四,以至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及四千九十六,以至无有终穷,皆自一奇一偶衍之。
所谓则图画卦者,如此而已矣。
不特此也,七八九六,《易》所谓四象。
内之一二三四者四象之位,外之六七八九者四象之数。
图之外,七南、八东、九西、六北,此成数之四象;
图之内,一合五为六居北,三合五为八居东,二合五为七居南,四合五为九居西,此生数之四象。
筮用其全,故七八常多;
《易》取其变,故七八不用。
积生数之一三五为成数之九,《乾》用之;
积生数之二四为成数之六,《坤》用之。
所谓则图画卦者,如此而已矣,何必执泥四方,强配八卦,而规规然曰此属《乾》、《坤》、《坎》、《离》,彼属《震》、《巽》、《艮》、《兑》?
至其窒碍牴牾,则呕心断肠,巧辞牵合,弃坦途,行荆棘,何乃自苦如此!
宗老玉斋先生于众言殽乱中尊信《启蒙》,为之训释纂注,明白正大,具有渊源,隐然足以折近说之谬。
于余盖老友也,余尝举前说质之,玉斋曰:「此所谓言近指远者,而吾注偶未及之,请书为」。
予曰:「玉斋此注足以阐明朱子之书,次焱此说足以翼辅玉斋之注」。
书之不辞。
宗生胡次焱济鼎
伤寒论注释序 北宋 · 林亿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三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论拟。
晋皇甫谧《甲乙针经》云:「伊尹以玄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
仲景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
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
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
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仲景于今八百馀年,惟王叔和能学之。
其间如葛洪、陶弘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
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尝考正。
历代虽藏之书府,亦阙于雠校,是使治病之流,举天下无或知者。
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续被其选,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證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员外郎孙奇尚书司封郎中秘阁校理林亿等谨上《注解〈伤寒论〉》序(《伤寒论注释》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今:原误作「金」,据文意改。
东溪可正平 南宋 · 韩淲
 押灰韵
冰霜落涧岁云暮,寂寂远岫风回。
村深古寺作钟磬,车马路断樵者来。
参差一抹起宿雁,清浅数枝横小梅。
日昃翠寒云屋迥,竹炉煨火尽馀杯。
林老借可正平诗编以诗还之 宋 · 周紫芝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苏家人物自有种,法护且放僧弥贤。
谁知癞可东溪句,参得涪翁双井禅。
落叶飞云空自好,流风回雪不成妍。
更须点检新编看,恐有隔林机杼篇。
有庆上人数以诗见赠庆始学诗于祖可尔来摆脱故步进而不已未可量也作短句以报之 北宋 · 李彭
 押词韵第六部
昼公无恙时,句吐春空云。
笔端敛万壑,中闻清夜猿。
门生沾剩馥,派别自渊源。
深岭萝月妙,纵观岚气昏。
时蒙一顾重,腾骧空马群
大师于越秀,幽气如芳荪。
玉笈发金籥,阔步登词门。
脱略尘外躅,摩霄郁飞翻。
岂惟足风露,定复多皇坟。
昨枉招隐句,深靓丽且温。
挽我诱松桂,要移北山文
诸郎短兵接,此事独策勋。
惭非钟嵘评,更休知音论。
大观帖总释序 南宋 · 施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七二、《丛帖目》卷二
大观初徽宗淳化帖板已皴裂,而王著一时标题多误,临摹或失真,诏出墨迹,更定汇次,订其笔意。
仍俾蔡京书签及卷首,刊石太清楼下。
论语通释序1232年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五五、《经义考》卷二一七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
勉斋黄直卿朱文公三书为《论语通释》,吾友复斋陈师宓叙所以作,张敏则刻之潭之湘乡之涟溪。
予首从萧定夫得善本以归,里人赵心传请刻诸梓以幸惠学士,而属予申其义。
呜呼,是书之有传,士得之以增益知虑而益邵所学,士之幸也;
论说之益广,士窃之以绐取利禄而罔闻于行,予之忧也。
呜呼,学者其亦知所择哉!
又跋东坡太白瀑布诗示开先序禅师1192年3月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庐山
东坡太白两诗翁,诗到庐山笔更锋。
倒挂银河分一派,擘开玉峡出双龙。
天孙织锦机全别,仙子裁云手自缝。
界破青山安用洗,涴它瀑布却愁侬。
梳头看可正平诗有寄养直时未祝发等篇戏题七字二首 其一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六部
却因理发得披文,看尽庐山笔底春。
寄语可师休祝发,癞边犹有去年痕。
梳头看可正平诗有寄养直时未祝发等篇戏题七字二首 其二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老子平生汤饼肠,客间汤饼亦何尝。
怪来今晚加餐饭,一味卢山笋蕨香。
寄医僧序 宋 · 张九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横浦先生文集》卷一六
余家贫,水菽不给,寓盐官东乡,作村教书。
村深无市井,庖厨萧然,朝夕所供,惟蔬笋之属,无它种。
食多伤胃,乘间辄发病。
建炎三年十月二十六日,予自村中归,忽中邪风,未及息肩即病,上呕下泻,胸中烦而子腹急,證为伏阴伤寒,六脉俱绝,累然待尽而已。
医者交揖而退曰:「吾术穷矣」。
老亲哭于前曰:「吾老,身将安归乎」?
诸弟妹环哭于前曰:「谁其友爱我乎」?
朋友亲旧聚哭于内外曰:「吾谁与相亲爱,谁其与道是非乎」?
哭声连连不止。
坐中有陈彦柔者,慷慨奇士也,魁然其形,放泪而唱曰:「哭声止,当求所以为计,徒哭何为?
吾闻僧正慈懿方公有奇药,能起死扶生」。
谓予弟子集、子才曰:「二公可亟携吾简以要之,当即至」。
乃磨墨运笔,作简曰:「张子韶以养亲得病,病将死,师高义,其一来视之」。
简成以示众,众曰「唯」,乃以简付二弟。
驰简叩师门,读简未半,即令从人整具,谓二弟曰:「可先往,吾即至矣」。
二弟归未及堂,而方公之车已在吾门矣。
既入而诊曰:「阴气深入,救之不当以一路,宜火攻其外,丹攻其内,阴气除辟,生理在矣」。
乃令作艾炷,状如芡实,置五十粒,然灼脐下。
又开箧取丹四粒,杂以它药,曰:「火行药到,呕泻止矣。
吾将理它疾,顷之当复来视」。
夜漏十刻,师再至,善言相慰说曰:「无忧矣」。
既来果然。
皆称师之妙手,而予独喜其复来之意。
夫以丹起死,众所知尔,复来之意,非子与老亲弟妹之心不能知也。
予因师复来,坐见师胸中活人之路,滔滔然有数百倍之地。
吾乡之民,与夫冠盖舟车往来于吾乡者,凡有疾疢,其何忧哉!
予养病无事,因书数语寄方公,为我子孙它日报恩之记。
十一月
瑞岩行者庆诚求僧序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六、《橘洲文集》卷六
荷屋授《易》于石林时,余辈方吾伊诵书。
及其以诗鸣天下,则余亦方学声律。
暨访道江浙,行次康庐,适大慧湖湘来,与荷屋俱。
余于是时始识荷屋,已知其佩卐庵左券久矣。
大慧岁晚,学者迫趣如夕阳之浣,故衲父子兄弟相与屹立,如诸法枞,然各不相知,亦不相到。
大慧既没,鸟惊云散,其道亦复如百川东之。
余闻荷屋之在青原,行道之馀,取所谓《杂华》以降性相经论百馀万言,自誓于佛前,凡唱一言,则一顿首投地。
如是累岁,乃毕其事,调伏自在,而忘暑寒,虽求明勤劳佛事中,亦无如此之盛也。
他日祖师分坐之地,当有大书特书为不轻精进幢,人天其敬之不疑矣。
后五载,握手丹丘城下,首访其故,其言为然。
别未几,复以书来求疏。
行者庆诚本书生子,学书无成,去学佛。
相从七年,沥指间血书《妙法莲华》,祈为比丘,已盈三轴,将宛转檀施,子为发明其事,以侈其行。
余闻谚有之曰:「随师三年,謦欬相似」。
今庆诚之声已有笙镛之音矣,其器亦有俎豆之象,又能于十指端亲炙灵山,故字有颜筋,血如金色,经作青莲华香。
凡在见闻,无不蒙益。
吾将见其为叔世之瑞,一僧伽梨不足为庆诚忧也。
《杂华》不云乎:「师子王哮吼,师子儿闻之,皆增勇健,馀兽闻之,悉皆震恐」。
子归以语荷屋,橘洲为退三舍云。
韩柳音释序绍兴二十六年十月 宋 · 张敦颐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二○、《小学考》卷五○
唐初文章,尚有江左馀习。
至元和间,始粹然返于正者,韩、柳之力也。
两家之文,所传寖久,舛剥殆甚。
韩文屡经校正,往往凿以私意,多失其真。
余前任邵武教官日,会为雠勘颇备悉,并考正音释,刻于正文之下。
惟柳文简古不易校,其用字奥僻或难晓。
给事沈公晦尝用穆伯长、刘梦得、曾丞相、晏元献四家本参考互證,凡漫乙是正二千馀处,往往所至称善,今四明所刊四十五卷者是也。
惟音释未有传焉。
余再分教延平,用此本篇次撰集,凡二千五百馀字。
其有不用本音而假借佗音者,悉原其来处;
或不知来处,而诸韵、《玉篇》、《说文》、《类篇》亦所不载者则阙之。
尚虑肤浅,弗辨南北语音之讹,其间不无谬误,赖同志者正之。
绍兴丙子十月新安张敦颐书。
按:《柳宗元集》附录,一九七九年中华书局校点本。
大理寺丞文恭祖可右赞善大夫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九九六、《蔡忠惠集》卷一○
敕某官:以尔父尝秉政钧,出临方面,藉其才智,往于边陲。
眷嗣子之克家,参京曹之著位,宠升储寀,仍易服章。
推示隆恩,用光庆阀。
楙修业履,益绍显荣。
教授苏公序 南宋 · 李良臣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四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七一、《宋代蜀文辑存》卷三五
某读退之文,至《醉赠张秘书》、《留孟东野》、《喜侯生至》等篇,知与二三子游从相得之乐,概见于此。
其志愉、其言肆、其文慷慨可喜,其自视天下之乐不能易,一何壮也!
至其一旦远离,则相视若不胜郁抑感慕之意,亦概见之于文词,如《寄皇甫湜》、《赠张籍》诗,《寓孟东野》书,咨嗟涕泪,丁宁告语,有类儿女态者。
之刚明俊伟,顾乃如是!
盖宗工钜儒,非借重于天下之士,则无以明其道;
士不得宗工钜儒为之依归,亦无以托其名。
二者其相须常切而相遇常疏,以相遇之疏也,于千载之间,适相值焉,其意志之合,固有不可解于心者。
其相得也以为乐,其相适也以为悲,理之常然,无足怪者。
东野、籍、湜之徒,门下士,以之悬悬于数子,数子于从可知矣。
某以大观元年肄业郡庠,寔师教授苏公,公之学出于韩愈,其文醇深雅健,视无愧,而收接后辇,假借诱掖,不以所长格物。
尝语某:「学者为文要以师古,自成一家之言,俚近不根之词非文也,子其慎所习」。
某再拜受教,时方屈折文字间,以从有司之求,未能详究悉达。
去年春试于上庠,偶为有司收录,因自私幸,以为西归之日,将得毕志于学,日趋函丈,承先生之告训以偿其宿昔愿望之心,庶几他日得自附托如东野、籍、湜之徒于者。
今则先生受代而西矣,某之归未逾月一至郡,再见于学廨,先生诲之益加,而某也未及进所有以求教诲之万一,以卜其他日之何如,遽然远于门下,其感慨恋慕之意,视众人当如何哉!
某尝谓人之于文,固不可无指授,至于工拙能否,则在所自为。
譬之秦人适越,不知道之所从,往则必问途于知者,其知者必引而示之以当道,然或至焉或否焉,其至者必日进而不止者也,其不至者必怠而不进者也。
士得当世大儒为之指授,苟能遂进而不止,则其所至当不偶然;
其或怠而不进,虽日相授犹弗觌也。
东野、籍、湜之徒,亦常于之门,能使其文表见于后世,盖其能自进如此,岂必日接睐而后为相传哉!
某不肖,何敢自附于数子?
先生所以奖借训诲者厚矣,今既不获日侍门下以毕其业,愿所勉者朝夕自励,遵承前训,奉以周旋,求近古人万一,以无辱大君子之知而已。
此乃先生素所期于某者,而某区区所欲以仰称先生始终教育之赐,庶或在此,故于行也,并诵其说以献。
皇城使忠州团练使翰林医官使李师祖可防禦使依前皇城使翰林医官使 北宋 · 慕容彦逢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二七、《摛文堂集》卷六
敕具官某:尔以潜邸旧臣,有劳可录,宜超常格,擢进厥官。
防遏隆名,选授惟慎,今以命尔,其往钦承。
后山集后次可正平 其二 南宋 · 周孚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甚美元非(明抄本作多)恶,嗟公堕此间。
真为四君次,可厌七年闲。
汴泗空千载,晁(自注:叔用。)(自注:斯峰。)仅一班。
凄凉大阳履,埋没若河山。
后山集后次可正平 其一 南宋 · 周孚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嶷嶷陈夫子,高名天壤间。
读书能妙斲,行己有深闲。
句法窥唐杜,文章规汉班。
九原埋玉树,遗简仰高山(自注:可正平诗。)
祖可诗引 宋 · 徐俯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四三
伯固每称余季之才,养直数言余弟之美。
一日,伯固集客,皆文士,出诗数首,人皆惊叹,问谁所作,则可师也。
然后知伯固誉儿而非癖。
养直举亲不避,余特深知之。
游刃有馀,遣言无滞,源源而来,多多益善。
自为僧,居庐山之下,登高临深,穷幽极远,北望九江,南望彭蠡,取阴晴之变,风云之会,水石林木,春秋霜露,千变万态,皆一于诗。
其发源也以家学,及其成功,自建安七子南朝二谢唐杜甫、韦应物、柳宗元,本朝王荆公、苏子瞻、黄鲁直之妙,皆心得而神解,馀波所及,蒙润者多。
近岁江南高僧逸民出语可观,皆可之化也。
按:《京口耆旧传》卷四,守山阁丛书本。
释序1167年1月8日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三八、《盘洲文集》卷三四、《隶释》卷首、《六艺之一录》卷一二六、《小学考》卷一九、同治《乐平县志》卷九、《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五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秦燔书,废古训,而官狱多事,乃令下杜程邈作小篆。
复献隶书,所以施之徒隶,趋简易也,亦曰佐书。
汉魏之际,蔡邕、钟繇、梁鹄、邯郸淳俱有书名。
后魏郦道元注《水经》,汉碑之并川者始见其书,盖数十百馀。
陵迁谷变,火焚风剥,至宣和政和间已亡其什八。
本朝欧阳公、赵明诚好藏金石刻汉隶之著录者,欧阳氏七十五卷,赵氏多欧阳九十三卷而阙其六。
自中原厄于兵,南北壤断,遗刻耗矣。
予三十年访求,尚阙赵录四之一,而近岁新出者亦三十馀,赵盖未见也。
既法其字为之韵,复辨其文为之释,使学隶者藉书以读碑,则历历在目而咀味菁华,亦翰墨之一助。
老子、张公神、费凤三数碑有撰人名氏,若华山亭卫觊之文,见于它说者财一二尔。
文或险而难解,涩而太凿者,譬之纪甗郜鼎,皆三代廑存之器,其剥缺不成章,与魏初之文数篇附于后,如断圭残璧亦可宝。
刘熹、贾逵已下字画,不足取者皆不著。
乾道三年正月八日鄱阳洪适景伯